
笔者察看龙岩大和村的老补缸
昨日,走访闽西大池镇大和村,茶农家余坪上的一个大补缸,吸引我的眼球,这个水缸外面有几道裂纹,猪肝色补漏线的走势走向清晰,缸的内壁却只有细纹理。破缸重圆,补缸技艺是技术活,我问缸的主人,补缸的师傅是哪里的?茶农说,几十年前,永定来的,已经多年没有看到补缸的师傅进村补缸了,补缸技艺差不多失传了。
其实,补缸的技术不但没有失传,而且出了升级版,补缸技艺在城市建筑补漏中派上大用场,还获得国家专利。

补缸的内壁缝在不漏
让补缸技艺发扬光大的是农民发明家曹三华。2021年12月18日,随同曹三华师傅,一起深入福建省龙岩市区他做的防水堵漏的大型建筑场所的地下室、电梯井、高楼屋顶、卫生间下水道,实地考察他负责完成的防水堵漏工程项目,现场演示补漏技术。
实地考察后,笔者写了一篇文稿《龙岩农民发明家曹三华用农村补缸秘诀 解决城市建筑高发病的问题》,有52万人次的点击。
曹三华是福建省长汀县羊牯乡官坑村一个普通农民,30多年前,年幼的曹三华最喜欢围观村里的补缸师傅补缸。他觉得这项工艺非常神奇,裂成两截的酒缸和酒壶,老师傅们都有办法把它们补起来,而且还能继续使用几十年。
2000年,曹三华发现房屋漏水成为城市高楼小区中高发问题之一,他萌生了自己研发新材料的想法。想到了小时候的补缸师,他觉得可以从中得到有益启示。曹三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找到了那些补缸师,在补缸师的多次帮助下。2006年,曹三华终于发明出了“一种快速堵漏防水材料”,这种材料凝固速度快,封堵效果好。

补缸的外壁痕迹明显
2013年,曹三华为自己发明的这种材料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经过初步审查、 受理、初审、公布、实审程序,以及授权后,2016年6月8日,曹三华欣喜若狂地获得了发明专利证书,“一种快速堵漏防水材料”专利号:ZL201310343270.8。
这种材料可以“里面漏水,外面补”、“楼上漏水,楼下往上补”。省时省力,节省成本,大事化小事,他创办的龙岩市锦辉补漏防水施工队在核心补漏材料技术的支撑下迅速走红。
大和村的这个老水缸,告诉我们补漏是师傅,补缸是补漏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