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被气死的中华大蟾蜍
其实蟾蜍属于两栖类,在生理上和昆虫不搭界——当然了,在饮食上还是离不开。
只是在《昆虫记》这本书里,提到了蟾蜍,我也就来说说我和蟾蜍那点往事吧。
蟾蜍,俗称癞蛤蟆,天鹅的前夫。
蟾蜍也分很多品种,但我所见的,应该是本土生物,被称为中华大蟾蜍的那种。
作为异宠,似乎也有人专门饲养,不然某宝上也不会卖到几块钱一只了。
我见过的最悲惨的蟾蜍是一只被乌梢蛇袭击的蟾蜍,乌梢蛇不但缠着它,还用嘴咬它,试图把它吞下去,但是蟾蜍也拼命反抗,把肚子胀的鼓鼓的,让乌梢蛇吞它不下。
正在僵持的时候,有一个游侠路径此地——那个游侠就是少年时的我,我找了根棍子把乌梢蛇打死了。
蟾蜍似乎也在斗争中耗尽了所有的力气和生命力,虽然依旧鼓着肚子,但已经完全不会动了,只有四肢偶尔抽搐一下。
几天后我又经过那里,发现蟾蜍身上已经裹了满满的一层蚂蚁,他们正在把蟾蜍分割成无数的小块儿,准备带回家去。
虽然对于蟾蜍来说这是生命的终点,但是对于蚂蚁来说,就相当于天上掉下来一座肉山了。
有小伙伴儿解释说,蟾蜍之所以会死,是因为胀气太过用力,所以把自己的内脏什么的都胀破了。
因为没有解剖,所以无法验证,或许那群蚂蚁里的科学家知道蟾蜍的真相。
我玩儿宠的那些日子里,也养过一只大蟾蜍,它是我在河边捞鱼的时候顺手抓回来的,用抓到的苍蝇、蟑螂和买的面包虫喂它。
蟾蜍一点也不挑食,甚至连带壳的蜗牛都吃了很多只,也没见有什么不适。
它还非常的随遇而安,无论是放在桶里,还是后期的饲养箱,即便是不盖盖子它也很少逃出来,到了后期甚至不怕人,会从我手上接东西吃。
不过最终这家伙还是被我给气死了。
主要是那个时候我才进宠圈,热情正高,经常购置一些新设备回来,整天捣鼓,也就不停的给蟾蜍搬家。
而这位蟾蜍先生,应该是喜静不喜动的,对于这种行为比较反感。
终于,我又给蟾蜍先生搬了一回家,它气鼓鼓的坐在箱子原地,一动不动,只是斜眼儿看着我。我知道它生气了,于是赶紧躲的远远的。
过了几天我去看它,发现它居然还坐在原地,似乎一点儿也没有挪地方,只是眼睛又正对这前方了,只是有些干涩,我觉得不对劲,用手捅了捅它,它的身体很僵硬。
我这才发现,原来这家伙气性大,从我把它放在那儿开始,就一直生气,也不动弹也不吃喝,就这么把自己气死了。
生物学上这也是一种应激反应。
我是十三哥,谢谢大家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