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已经至深。
夏天旱得时间长,秋天就更干燥了。
国庆节的那一场秋雨,虽说把温度降到正常,但雨水显然没有喂饱饥渴的土地。
如今,有喜欢的暖阳,还有心仪的秋风,但是,却能时时闻到有种燥气,在半空里升腾。

有一天,正在做饭,忽然鼻翼间有丝丝缕缕的香气,清新雅致,除了桂花还有谁这么香?提气再闻,真的是桂香盈怀。
从中秋到现在,整个几乎没看到桂花,更没闻到过,以为今年是错过了呢。没想到它居然在这样一个晌午,在穿越十层高楼烟火气中与我邂逅。

那天下午出门,特地站在那丛桂花树前,认真看看,仔细闻闻,像遇见老友一般满心欢喜。
因为疫情,最近一直闲闲地待在家中,除了去核酸,甚至一整天都不下楼。
脚步虽然懒惰,身体却没闲着,头脑更没空着。
每天总要打扫卫生,总要准备三餐,总要收拾房间,总要看看书写点字。

半上午,暖暖的太阳照在南阳台上,我喜欢伺弄一下花草,有时和乌龟闲说两句话。

天气好,乌龟也想到阳台上逛逛,就使劲挠纱门,我开了门它自己爬出去。等我再听到挠纱门的声音时,开门放它进来。
乌龟的日常喂养和清洗都是老唐的事,我不伸手。通常等它大量排泄以后,老唐开始给乌龟洗澡换水,干干净净了,就放它在家里游荡一阵。
但是上个月,乌龟干了坏事,在客厅拉粑粑。当我正在清理“便便”时,那边它又拉了一堆,还从“便便”上坦然爬过去,“画”得到处都是,一塌糊涂!
我气急败坏地把正在睡懒觉的老唐喊起来,让他处理去,该洗澡、该清理、该消毒自己全套搞定!

自那以后,每当它在家里安然游荡时,我心里总会有点犯嘀咕。
但是,它显然非常喜欢在家里游荡,有时在水箱里待得不耐烦,使劲挠箱子,我不理它。
白天我看书或是写字时,家里安静,如果它在“放风”,就能听到它不急不徐的脚步,那节奏像是一个人穿着拖鞋,不紧不慢地走来走去。
初听很不习惯,甚至有点瘆人。
现在,这只龟已经陪着我们共同生活了3年多,习以为常了。
这只龟是母亲所养,作为一名“巴西龟”,它是一个来自外国的物种。喜欢一切新奇事物的母亲,好奇地把它买回来,十几年,慢慢地也养大了。

时间真快,父母相继在这几年都离开了。这只无法放生的巴西龟,就自然传承到我的手上。而我自己,正朝着渐行渐老的方向,一步步往前走。如同这暮秋,乍看虽说风光依旧、色彩浓郁,但已经是落幕前的繁华了。
衰老是不可逆转的,并且会越来越快,随着身体机能的缺陷越来越多,断崖式下滑总会到来。

我的思绪常常会与衰老和死亡相撞,不得不进行深度的思考。说不在乎那是假的,说不怕倒像是真的,因为面对无望的未来,更需要理智地提前计划、未雨绸缪。
我不想强迫自己,非要处于年轻的状态,非要去做那些“垂死的”挣扎,非要不服老,非要拒不承认自己老。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与死并非相互对立的。如果你把心放在“虚无”的境界中,生也好死也罢,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前,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生活的意义的思考,我说:生活的意义就是不断去寻找“意义”。其实,生死之道也没有什么那么晦涩难懂。
人之所以生而无欢、死而有惧,是因为欲望太多。什么都想得到,得到的又都舍不得放手,俗念缠身,执着于生命,便会惧怕死亡。

自古以来, 不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要追求生命的永恒长久。但是留下来的,只有他们执着于兹的那些物,而非永恒的灵。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从那些“物”中,看到了从古至今,人们是如何自我挣扎,贪图妄念,在生不得、死不甘的境界中自我折磨。
遵循自然之道,只有认真地面对生与死,才是正理,因为这也是我们的生活之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太阳落下去后,夜,真的是凉了。
更深露重,寒气渐凝。
++++++++++++++++++++++
热爱生活,读书写字,喝茶旅行,参观博物馆。
深读浅谈,说我理解的事物;格物致知,写我看到的历史。
我将随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