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徐其崇 邵建萍 通讯员 葛喆)在宿迁的不少酒店,都有一道众所周知的“硬菜”——烧“白刺”。

“白刺”,是一种鱼,是白条鱼的绰号。白条鱼主要生活在淡水水域,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而且繁殖能力很强。白条鱼通常栖息于溪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的上层。它们主要以藻类为食,也食高等植物碎屑、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特别喜食河中的小型虾类。

“白条鱼是骆马湖的特产,禁捕后,很多养殖户开始养殖白条鱼,经济效益可观。我们现在加工的,就是养殖户提供的白条鱼。”市湖滨新区西湖船菜厨师赵兵江说,虽然骆马湖禁捕了,但是食客们照样可以享口福,塘口养殖的白条鱼,同样能勾起食客们肚子里的馋虫。
“你看,池子里的白条鱼都是养殖户送来的,每条3斤左右,我这里每天至少要烧十来条。”在赵兵江的操作间,一份烧“白刺”即将出锅,打开锅盖,一股浓浓的鱼香扑鼻而来,光闻就能把人给馋倒。放齐各种调味料,烧“白刺”装盘,就端上了餐桌。

早在2017年1月,赵兵江烹饪的烧“白刺”——“浪里白条”,就获得“2016中国宿迁首届湖鲜美食节组委会环骆马湖旅游产业联盟”颁发的“经典湖鲜美食奖”。说起烧“白刺”的做法,赵兵江说并不复杂,这道菜是宿迁的“名吃”,做法简单。“我们这里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红烧,一种是清蒸。”赵兵江说,烧“白刺”这道菜是渔民发明的“船菜”,经过腌制的白条鱼不仅便于储存,而且加工出来后肉质紧实,不像鲜鱼清蒸出来的肉质松散、发腻、味淡。
赵兵江介绍说,新鲜的白条鱼宰杀后,去除鱼鳞及内脏,放入食用盐进行腌制,放在阴凉处晾干。冬天大约一个星期,夏天时间要短一点,待鱼身晾干水分,就可以放进冰箱备用了。烹饪前,取出腌制好的白条鱼在水中浸泡清洗。切好葱、姜、蒜,准备好八角、花椒、鸡精、味精、青椒、红椒。起锅烧油,锅中倒入豆油,将清洗干净的白条鱼放入油锅炸一下,然后放入甜油、清水,炖20分钟。收汁后放入上述调味料,放入香醋少许。如果想增加这道菜的鲜度,有条件的可以在锅中放点活虾一起炖。白条鱼经过腌制,无需放盐,出锅前放入少量香菜段即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宿迁烧“白刺”在日常烹饪中,每位厨师都有自己的烹饪方法,却又有不尽相同的期许,那就是让你的味蕾“不本分”。厨师们注入这道菜里的那些难以言表的情感,足以让人们在奔向星辰大海的途中,深深地感受“味蕾深处是故乡”。宿迁人的记忆,总逃不出、也离不开这道令人垂涎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