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荆州日报】
7月20日,荆州区森林警察大队向本报报料称,三天前有市民捡到一只幼鸟,被民警放飞后,不知何故它又跑回了原地,令人担忧。于是记者与民警一道立即赶往现场观察发现,小鸟果然停留在原地,并见证了事隔三天后它终于学会飞走的情景。

此前的7月18日早上8时,荆州区公安分局森林警察大队接到东城派出所警情称,市民张爹爹在东门古城护城河一带晨练捡到一只不会飞的幼鸟,民警当即前往现场处置,经联系区资规局野保股专业人员鉴定,确认这只幼鸟为夜鹭,属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专门靠吃小鱼小虾为生,估计是在河边学飞觅食时误撞路边。根据专家建议,将小鸟在捡到地方九龙渊公园一带放生,让它尽快找到鸟爸鸟妈,有助于成活。

谁知道次日,荆州普降大雨,不会飞的小鸟会不会有危险?民警带着一份爱鸟护鸟的执著与疑惑,再次驱车到放生地观察,谁知,小鸟依然在雨中徘徊,方显无助。于是才向媒体人报料去一探究竟。记者随同民警赶到现场,夜鹭仍停留在护城河观景平台上,记者举着相机拍照,夜鹭突然跃跃欲试从水边飞到了岸上。随后幼鸟三次起飞终于越来越远。看到此情此景,在现场的荆州区公安分局森林警察大队的教导员肖习荣说,没想到我们连续来了三天,这只夜鹭终于会飞了,它回归大自然的画面着实让我们松了一口气。

据了解,今年7月份以来,荆州区森林公安就接待了四起市民捡到野生动物上交案例,前期市民在花台聚珍园附近捡到的一只乌鸫,后来又有人捡到一只夜鹰(均属国家“三有”保护动物),7月5日,又有市民在火车站周边捡到一只变异的红色彩龟,后经鉴定为巴西龟,都被森林公安和野保站放归。

民警称,随着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明显改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市民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人们不但不食野生动物,捡到后还主动上交,这是以前是十分少见的现象。
编辑:何艺伟
审核:杨昌洪
终审:关咏霞
本文来自【荆州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